第一篇:赵倩 不快乐的调节方法
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则有关情绪的研究。这个研究表明:每个人的一生中,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都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,因此,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是人们常常需要做的事情。
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有一丝微小的变化都能体现出情绪变化。比如: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时,他的大脑神经就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“肾上腺素”,其结果是使他怒气冲冲、坐立不安,很有可能马上就要去找人讨个说法或者评评理。
人们在平时的生活或者工作学习中,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是很正常的。好情绪可以让人们信心百倍,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工作和各种事情,巨大的成就也会随之而来。而坏的情绪,则会让人们迷失工作和生活的方向,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目标,那么等在前面的就只有失败。但是情绪还是可以被人控制的,要想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,有以下几个方法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:
一、经常运动。运动是一个有效驱除不良情绪的方法,就算只是散步十分钟,也会对克服情绪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记得以前上中学,每天早上都要集合跑操,对于当时的中学生来说,早起是很痛苦的,负面情绪随之涌上。但当早操结束后,随之取代的是满满的积极向上的状态,这种正面情绪对接下来一天的学习也是起着很大的作用。再比如说,我们每天起早贪黑的上下班,如果能抽出来半小时的时间去运动,去释放一下一天工作中的压力,不仅心情能变轻松,对身体也是很有帮助的。研究人员发现,运动能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,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,而且运动对人们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二、亲近大自然。多出去走走,亲近大自然可以获得开朗的心情。有一句很流行的话: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生活中的大小烦心事很多,我们不妨挑个周末,去外面走走看看,在与那些山河花草的接触中,不快之感也就烟消云散了。当然,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情绪,可以先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,走到窗前眺望一下远处的青草绿树,这样也可以让人有一个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。心理学家斯蒂芬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,他分别让两组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,一组的办公室窗户靠近自然景物,另一组的办公室则安排在一个喧闹的停车场。实验结果是,后者会有更多不良的心境,而前者的工作热情会很高,也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。
三、睡眠充足。如果一个人的睡眠时间不足,那么他的情绪会受到很大影响,而对于睡眠不足者,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情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。那么,一个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到底是多少呢?曾经有这么一个实验,在一个月的时间内,让14名被实验者每晚在黑暗中呆14个小时,第一晚他们每个人几乎睡了11个小时,仿佛是要补回以前没睡够的时间,后来就变成很稳定的一天睡眠8小时。在此期间,每天两次也都在记录被试验者的情绪状态,所有人都说他们睡眠充足后心情最舒畅,也会有一个乐观的看待事情的心态。
四、多和朋友交流。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,其实,我们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客观的,是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加上了积极或者消极的价值,每件事情也都有它本身的两面性,问题的关键就是你以怎样的想法去看待它。如果一直被某件事情所困扰,你完全可以找一个适合倾听,和你比较亲密的朋友聊一聊,听听别人的建议和想法,或许会豁然开朗。
五、调整心态。情绪烦躁时要尽量让自己放松,做几个深呼吸。人在烦躁愤怒时,会出现明显身体反应,比如下意识的皱眉,肌肉紧张,心跳加快等。深呼吸或站起来走一走有助于放松肌肉,使身体从高度警戒的状态下改变过来,因此,一旦情绪暴躁了,就要学会自我调整,多做几个深呼吸或者站起来走一走,也是非常有用的。
各种挫折、委屈、误解是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的,所以学会控制和调节各种情绪是很重要的,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个性也不同,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,让自己经常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,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吞噬而变成一个情绪的奴隶,要做情绪的主人,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,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!
第二篇:陈光雄 不快乐的几种调节方法
作家余华在小说《活着》写到:活着什么也不为,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。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,只是走出了时间。人生无外乎酸甜苦辣咸,喜怒哀乐悲,人生百味,一步有一步的风景,一程有一程的感悟,不论时光如何流转,有些东西不会改变,那就是对美好的追求,对真情的渴望,给自己一份淡然。
谁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,大抵也都是历经千帆,归来仍是少年。所有的困难都是上天给你预设的劫难,使你坚强,所有的挫折都会让你吃一堑长一智,使你充实让你睿智。不经历风雨,哪能见到彩虹,不尝过人生百味,哪能懂得人生的真谛。
早在2000多年前,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就说过:未尝过艰辛的人,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,而不知其另一面。真正的人生,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。人生如同故事。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,而是在有多好。在漫漫人生路上,谁都会遇到坎坷、挫折,遇到很多不快乐的事情,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调整心态,积极面对,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排解。
一、学会自我对话与自我和解。
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动物,都会有情绪的波动。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持续的不快乐,主要的原因是不能与自我和解。自我和解需要足够的智慧,犹如李白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的洒脱;犹如李贺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的狂放;犹如苏轼“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”的淡然。
当自己不快乐的时候,和那个熟悉而又最陌生的自己对话,自己为什么不快乐?是求而不得?舍而不能?亦或是得而不惜?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懂得如何取舍,著名主持人杨澜1993年底,杨澜做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决定。她辞去了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《正大综艺》主持工作,要去哥伦毕业大学留学,学习传媒专业,这在外人看来,她放弃了令人羡慕的一切,名誉,地位,金钱。正是由于杨澜的舍弃,才成就了《杨澜访谈录》的成功。人生的快乐事,本来就是了解自己,引导自己,做擅长的事,并且获得成功。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去思考和去做的事情。杨澜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,就学着拆解自己的人生,拆解自己的拥有的天赋和资源。
二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调节不快乐。
一切皆有法,万法皆有宗。面对生活中的压力,都会有不快乐的时候,可能是来自家庭的不快乐,可能是来自朋友的不快乐,也有可能是来自工作的不快乐。罗曼罗兰说过:要想别人快乐,自己先得快乐。要把阳光散布到别人的心田里,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。巴里也说过:快乐之道不只在于做自己喜爱的事,更在于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。
当你烦恼的时候,看一看沿途的风景。当你痛苦的时候,就去和朋友说说话。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,不妨运动一下。当你生气的时候,试着深呼吸,再默数10个数。 当你疲惫的时候,就去睡一觉吧。当你艰难的时候,就去医院走一走。无论是哪一种调节不快乐的方法,其实都是在告诉自己不要有执念,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,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。
三、学会自愈的能力。
如果你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那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,正如《放下》一书中写的:别和自己过不去,生活总要继续。不快乐的时候,学会了独立;不快乐的时候,学会了坚强,最后,我们还是把自己托付给自己,岁月匆匆,且笑且成长。
杨绛在百岁的时候总结出了自己的毕生智慧,人呐,可以抱怨,可以消沉,甚至可以崩溃,但你只可以把这些情绪透过一扇窗去换换气,千万不能把这些情绪当一扇门去走,你可以失去一切,但你不能丧失自愈的能力。
第三篇:张华 《不快乐的几种调节方法》心得体会
读完文总的这篇文章后,让我突然想起了哪句电影中的台词“做人呢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。”我一直都很认同这句话,在人的一生中,不管我们愿不愿意,都会遇到很多烦恼、挫折。当这些烦恼、挫折降临的时候,有的人可能不堪一击,整日郁郁寡欢,有的人却能坦然面对,哪怕双眼饱含着泪花。我记得著名作家李清玄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,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。”,其实我一直非常认可这句话的,每天,不管你开不开心,到了明天就变成了昨天。开心,是一天;不开心,也是一天。做人,比让别人开心更难的是——让自己开心。
“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。常想一二,不思八九,事事如意。”再难的日子,笑着也要面对,哭着也要面对,既然困难已经降临,我们又为何要让自己雪上加霜呢?英国作家萨克雷说:“生活就像一面镜子,你对它笑,它就对你笑,你对它哭,它就对你哭。”所以,与其在那里泪流满面、暗自伤神,不如振奋精神,想一想解决的办法,也许事情会出现转机。
莎士比亚说:“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,而不为它们所控制。”同样是挫折与不幸,心态悲观的人看到的都是不好的地方,而心态乐观的人却能从中看到转机。可以说,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,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。乐观的人却能从中看到转机。
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,活得潇洒、开心才是最重要的。不论什么艰难困苦,都是可以过去的,拿得起、放得下,才能坦然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,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。海伦·凯勒的命运可以说是不幸的,可是,她是那么顽强,笑对命运的不公,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,我愿以一生去换取.”“虽然我看不见,但是我可以改变,用我的一生去改变。”虽然上天没有给她光明,却给了她一个伟大的灵魂,一个不平凡的人生。海伦·凯勒的励志人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,她告诉了我们如何面对苦难,她告诉了我们如何活出自己。让我们都像她一样,即使身处逆境,也能坦然面对,努力从中寻找到希望。
命运是公平的,他在这个方面亏欠了你,就会在别的方面给你找补回来。人生就像是一道多项选择题,困扰你的往往是众多的选择项,而不是题目本身。笑对人生是一种境界,正是这种乐观态度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高度。不论生活中有什么酸甜苦辣,都让我们笑着面对吧。